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宣言·建党100年 齐鲁问初心|昔日地雷响,今朝“(2)

来源:国土资源情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8 22: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认为,海阳地雷战反映的是一种敢于担当、舍身报国的家国情怀,是一种敢于斗争、不畏强敌的英雄豪情,是一种敢为人先、大胆创新

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认为,海阳地雷战反映的是一种敢于担当、舍身报国的家国情怀,是一种敢于斗争、不畏强敌的英雄豪情,是一种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聪明智慧,是一种敢于胜利、乐观自信的坚定信念,是海阳人民永远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造地雷”到“造火箭”,敢闯敢试探新路

“铁雷不够用,村里就发动大家造石雷。”赵疃村老民兵赵乾江的儿子赵克忠一谈起父辈出新招、想巧法打鬼子,就充满自豪。全国民兵英雄于化虎之子于永周,一谈起这个话题同样兴奋:“新点子多了去了!敌人来排雷,我们就研究出‘子母雷',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

海阳军民开展的地雷战饱含着创新精神。刘宏涛告诉记者:“这深深融入海阳人民血脉,如今正推动我们践行新发展理念,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前行。”

如果盘点2020年海阳的热点新闻,“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应位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自2019年6月5日CZ-11固体运载火箭依托海阳港作为发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后,从此,海阳与航空航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问天”“逐梦”“火箭制造”“商业卫星”成为2020年海阳市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年度热词”。从“航天梦想”到“落地实干”,海阳正举全市之力,高点规划,加速推进。

近日,记者在海阳市凤城街道垛山脚下的商业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看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物料运送车辆川流不息,工人们正忙着打桩、平整场地,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建设推进有序,目前投资1.3亿元的技术厂房、火工品暂存库、园区围墙以及益港路北延工程已全面开工,确保2021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海阳航天产业发展办公室工程部主任包维国介绍,目前,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产业园概念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一港三区”的空间布局和“2211”产业体系已确立。东方航天港被列入全省“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工程,同时申报国家“十四五”产业化项目。

前不久,海阳市人民政府还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署了建设空天院齐鲁研究院海阳分院项目的合作协议,一套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研究体系,将为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原动力”。

“未来,海阳将形成年产20发固体火箭生产能力,提供星箭总装、测试、合练、转场、出海发射等‘一体化'服务。”刘宏涛介绍,海阳市抢抓海上发射的机遇建设东方航天港,推动航天发射核心产业和卫星研制、卫星应用、航天新材料、航天文旅、航天技术转化等“1+5”航天全产业链发展。

“重新找回老一辈战天斗地的精气神”

年终岁尾,又到一年“分红”时,这是海阳市朱吴镇中石现村村民翘首企盼的日子。

在中石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分红大会上,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2020年合作社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实现收入13.2万元,按照入社时协议,将为社员保底分红5.8万元,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合作社发展壮大。”中石现板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龙云告诉记者,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从年初刚入社时的忐忑,到如今踏踏实实拿到分红钱,村民们心里是热乎的。

在海阳,像中石现村这样依靠党支部引领创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造福百姓的村庄,比比皆是。有了合作社这个经济纽带,老百姓心更齐、劲更足了。

“大伙都说,我们重新找回了老一辈战天斗地的精气神。”海阳市二十里店镇邵伯村党支部书记宋立元告诉记者,邵伯村四面环山,山耩薄地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集体收入匮乏。面对困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体村民持有干股,以户为单位参与分红。如今,邵伯村正规划建设容量为三千吨的气调库,给软枣猕猴桃产业做深加工以及仓储物流。同时,还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

“老辈们守住的家园,要发展起来才好。”赵疃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欣告诉记者,2020年村里户户通了水泥路,还修了桥,新建了蔬菜大棚和大食堂。下一步,赵疃村还将利用地雷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奋力描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初心不忘,干事创业。在地雷战的英雄精神的指引下,如今的海阳大地,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海阳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投身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情报》 网址: http://www.gtzyqb.cn/zonghexinwen/2021/0708/384.html



上一篇:儿子参加一讲座,红色特工姚子健,67年后才知道
下一篇:双鸭山市委政法委: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平安

国土资源情报投稿 | 国土资源情报编辑部| 国土资源情报版面费 | 国土资源情报论文发表 | 国土资源情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土资源情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