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土资源情报》期刊栏[06/30]
- · 《国土资源情报》投稿方[06/30]
- · 国土资源情报版面费是多[06/30]
儿子参加一讲座,红色特工姚子健,67年后才知道(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每次拿到这些资料姚紫建将在周六晚上乘火车离开南京。军用地图和资料放在手提箱的底部,上面放着书或衣服。作为国土测绘总局的工作人员,他会提着
每次拿到这些资料姚紫建将在周六晚上乘火车离开南京。军用地图和资料放在手提箱的底部,上面放着书或衣服。作为国土测绘总局的工作人员,他会提着一个小手提箱,从容地来回走动。在南京和上海之间。那个时候,国民党宪兵要盘问交通要道,姚子健无数次从他们身边经过。每次到上海,他都会把地图和资料交给舒月欣或他的妻子沉伊娜,后者也是中共党员。对他来说,往返上海和南京更像是一种周末休闲。
单线联系
姚子健将自己了解到的重要军事情报转给了舒月馨。经过层层传递,这些信息终于到达了中国共产党的苏区,成功地帮助该组织解决了一次。次危机。为了避免身份暴露,沉默是最好的隐藏方式。有一次,姚子健遇到了单位下线的吴锡军。当时,对方的公开身份是唐恩博南京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姚子健为了避免见面后的怀疑,连忙转身离开。还有一次是在舒月馨住的亭子里。姚子健发现,当时有一个穿着西装皮鞋的年轻人。舒月新把他介绍给了李先生。对方只是礼貌的向姚子健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这就是隐藏战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往往是单线联系人。

1937年,舒月新,沉伊娜夫妇是应组织要求从上海调到南??京,姚子健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将收集到的军用地图资料和相关资料交给南京玄武湖公园或舒日新家中的沉伊娜。不久之后,舒月馨和沈伊娜从南京调来。取而代之的是“熊先生”。除了交接任务,他们一句话也不说。
上前线
1937年,“7月7日”事变爆发。同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郊区。姚子健随部队撤退到武昌工作。次年年初,他又随国民政府退居重庆。在这样的形势下,姚子健看到了全国抗日高潮,也萌生了加入前线部队,冲锋抗日的念头。随即,他郑重地向上司“熊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姚子健遵照组织安排,经广州抵达香港,抵达香港情报站。

姚子健在香港工作4几个月后,组织同意他去延安。中共香港情报站负责人潘汉年给他写了两封便条。姚子健拿着两张纸条来到延安。内容是“姚子健有抗日热情,为党工作多年”。签名是“小凯”。 ” 姚子健在汇报入党和地下工作经历后,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第六旅学习,1939年10月毕业于抗日大学。姚子健告别短短四年的情报生涯,踏上新的革命征程。
一场讲座揭开67年前的无名英雄
2001年,沉安娜被提及在一堂关于小舅子舒日馨和姐姐沉伊娜年龄的讲座中,听众中有一个男人突然觉得舒月馨和沉伊娜的名字好熟悉,难道他的父亲也是经纪人之前?得到父亲的确认后,男子安排了两名老人见面,其中一位是姚子健,男子是姚子健的儿子姚氏集团。两个“战友”互相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后经验,沉安娜证实这是同志原来嫂子曾经在一条线上联系过,而一直默默为组织搜集军事地图资料和相关情报的姚子健,才在67年后才知道自己是中央特科的身份。

而这一切,在姚子健的观点 那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情报》 网址: http://www.gtzyqb.cn/zonghexinwen/2021/0708/383.html